导轨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导轨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有效控制或消除精神症状,帮助“精分”患者恢复认知能力

发布时间:2022-06-30 04:16:14 阅读: 来源:导轨厂家
有效控制或消除精神症状,帮助“精分”患者恢复认知能力

有大量数据显示,精神疾病治疗的依从性与患者的预后情况直接相关。很多研究者认为,自知力缺乏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核心症状之一。虽然部分患者可以通过药物一定程度上改善精神疾病症状,但还有一些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持续存在,仍然无法独立生活、胜任工作和学习,无法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

抗精神病药物对认知损害治疗有限

一般认为,典型抗精神疾病药物主要作用于多巴胺D2受体,不能直接改善认知功能,甚至对于部分需要大剂量服药的患者可能会加重认知损害。

因此患者服药的恢复程度也需要家属留心注意。针对患者自知力评估,主要有四个标准

一、能否针对治疗计划的选择发表意见

二、能否理解自身目前的疾病症状

三、能否领会疾病当前的形式及做出决定的后果

四、能否通过处理信息做出理智的决定。

一般情况下,患者在以上四个标准中如果无法准确做出判断,则可视为自知力缺失。虽然首选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脑立体定向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药物治疗上的一些瓶颈,成为了精神疾病治疗的另一个新方向。

微创手术帮助患者恢复认知能力

结合大脑边缘系统情感环路传导和递质分泌学说来看,认知损害与大脑的前额皮质、海马及其他脑区的异常有关,手术则是靶向对异常区域进行调控,平衡递质分泌及异常的信息传导,从而帮助患者恢复认知功能,及早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和药物治疗不同的是,

药物在人体的吸收过程中可能会随着机体转化逐渐失去一部分疗效,而手术可以直接的针对患者异常部分进行靶向的调控,避免了药物在转换过程中部分疗效丢失的问题。

第五代脑立体定向手术融合了DTI、MRI、CT等先进影像技术,与精神症状相关的神经核团在高清的影像下可成为可视的神经调控靶点,消除个体化差异,且DTI技术能清晰的显示脑功能神经纤维束,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适合微创手术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

△病程在三年以上,且足程足量服用药物或接受电刺激、心理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精神疾病患者。

△伴有明显阳性症状,如易暴易怒且攻击性强、非血亲及各种客观环境不存在的妄想等症状的精神疾病患者。

难治性精神疾病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帮助患者控制或消除难以控制的精神症状,逐渐减药到停药,达到临床治愈,回归正常的生活,完成正常的社会功能(如学习、工作、社交等)。

究竟要如何治疗牛皮癣
自然流产的原因有哪些
耳聋并发症
产后如何避免风湿病